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图书馆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专题列表 > 图书馆 > 新教育实验活动 > 读书活动

“让读书成为常态,让思考成为习惯”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佚名  发布时间:2010-12-10  浏览次数:

“让读书成为常态,让思考成为习惯”

——武进区庙桥小学新教育实验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1、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实验突出“书香校园”建设,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核心理念,以“追寻理想,超越自我”为目标,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靓丽的精神底色。由于这一选题极富现实性、针对性、独特性及可操作性,是一个实验性强、有效性大、辐射度广的研究课题,自2002年“新教育实验”开始以来,国内许多教师在行动中将“新教育”理想具体化、系列化,实验学校、老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新教育理论的实践和推广积累了相应的经验,奠定了大规模实验的基础,形成了实验的良好氛围。

   2、我校创建于1913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迅速发展,成功创建江苏省优质小学,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在学校新一轮发展规划中,我们更以“丰实内涵、彰显特色、打造品牌”为目标,以“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行动理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在提升中创出品牌,以创建学习型校园、打造“文化庙小”的行动方式。新教育实验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日记)”等行动,正是构建学习型学校、实现师生共享成功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确定的实验主题是“让读书成为常态让思考成为习惯”。

    3、“营造书香校园,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图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采掘不尽的富矿,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展书香校园活动,倡导师生读书,一方面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读书,可以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育人理念,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4、“师生共写随笔,共享思考的快乐”。教师写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就是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把自己教育孩子成功的地方或自己教学中的感悟和收获写下来。写好教育故事,教育反思就是要求老师平时深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善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给予关注。写教育故事的过程,不仅是教师记录自己教学历程的过程,更是反思自己教育行为的过程,研究教育对象的过程,创新教育理念的过程。学生写成长日记,一方面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它能成为学生热爱生活、师生情感沟通、融洽师生关系的一条纽带。

二、实验研究目的:

    把朱永新教授的理想教育理念转变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教育实践行为,以此来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通过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使我校成为教育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品牌学校。

三、实验的主要内容:

     1、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计划将它细化为“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教师专业阅读研究和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建构研究”、“中华经典诵读”、“读书节与书香社会”等若干具体的子项目,从而更有效地解决不同年级、不同性格与性别的学生、不同水平与学科的教师分别该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教师阅读书目100本,组织相关的读书及研讨活动;根据“新教育文库”推荐的小学生阅读书目100本,有计划地开展学生读书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研究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日渐积累成典型教育案例库。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欣赏自己,肯定自我,评价自己,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实验的理论支撑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支撑:

1)苏霍姆林斯基“个体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2)朱永新“理想教育”理论

3)成功教育理论

4)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

 (二)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组织全校老师积极撰写教育故事,并开展评比,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2)个案研究法:学校骨干教师带头进行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的对象,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定期进行情况分析。

     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中的经验成果,并定期编写教师《教育故事》和学生《成长日记》文集。

 五、具体实施办法

 (一)营造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校园。

      1、教师读书

     1)学校要求教师每学期读12本教育教学专著,并做好笔记或写出读书体会、论文等,学校组织交流。

     2)以学校网站《小小博客》为平台,每位青年教师在论坛上建读书主题贴,坚持参加论坛讨论,在讨论中交流思想,丰富经验,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力。

       2、学生读书。

      1)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本》诵背活动。根据新教育文库的推荐书目,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

      2)利用各个班级成立的图书角。开设一节读书课,加强对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

      3)学校积极开展关于学生读书活动的各类竞赛与交流(如经典诵读展示、赏诗会、诵读比赛、读书笔记评比等系列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共享成功的快乐。

        1、教师写作活动。 

       1)每二周一篇教学日记(随笔)。要求随笔上网,建立教师随笔专栏,在学校网站帖出。随笔内容: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学校新近发生的事情发表看法和感想,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等等。

       2)每学期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宏观教育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和总结。

       3)每学年出一本教师文集。

         2、学生日记写作。

       1)学生写日记的数量要求:三年级以上每周写2篇日记。

       2)语文教师做好日记的指导与批阅工作。

       3)做好学生日记的推荐工作,定期在班级黑板报、学校红领巾广播、学校网站上加以展示。

       4)推荐优秀日记在省市区级报刊上发表。

       5)学校每学年出一本学生优秀习作选。

六、实验研究的组织机构

        长:张卫平

    副 组 长:兰秀成、李建新

        员:沈建新、莫伟娟、陈  珍、王小玲、周水英、许春燕、姜静波、

潘春美、史成娟、谢秋亚、赵晓英、高明霞、是春和

    教师随笔、读书心得管理:韩小峰

    学生日记、读书笔记管理:陈珍

    博客、网络管理:张敏

七、实验研究的步骤

  

实验主要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动员发动(20099---200910月)。

    1、组织研究组人员和全校教师系统学习新教育实验理论,学习《新教育之梦》、《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

    2、组建庙桥小学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

    3、撰写实验方案上报教育局。

    4、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培训。

    5、启动本校新教育实验。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911---20115月)

    1、参加教育局组织的赴兄弟实验区进行新教育实验考察、研讨活动。

    2、开展本校的各项活动。

    3、接受教育局的考核。

    第二阶段:总结阶段(20116---20117月)

    1、举办年级组创建书香校园经验交流会。

    2、结集出刊教师文集、学生习作选。

    3、撰写实验总结。

 八、实验研究的成果

    1庙桥小学网站《教师博客》。

    2、教师文集、学生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