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育英课堂效益月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专题列表 > 育英课堂效益月 > 语文 > 六年级
栏目导航

关于类文阅读训练目标的思考 李磊

来源:原创  发布人:李磊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

从我个人的角度上来说,作为传统语文教学的延伸拓展,类文阅读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是在传统意义上有所提升的。相较于一般的课堂,类文阅读的课堂,知识的积累要更加丰富,情感价值的体验要更加深入,而能力提升更应当更为明显。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类”的概念所带来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学生关于“类”的能力,从思维层次上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也就是对大量的文本进行分类的能力,以及针对某一个类别进行文本的搜索筛选甚至改编创作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当他们离开课堂,走出学校,就会演变成为对信息的收集、甄别、整理、运用,最后转化为有价值的内容,从而创造财富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类文阅读的价值之中,思维模式的转变,也许比课堂内容拓充、情感体会深入更加有其实际意义。

站在类文阅读所需培养的学生能力上看,教师的教学就必须能够起于课堂而不终于课堂。本次听的两篇课文,都已经有了类似的延伸。《雨》的教学中,学生由读到想象,最后变成说话甚至写话训练,对各类颜色的雨进行了感性的描述。当很多孩子走出课堂的时候,还在边走边说心中的雨的颜色、味道,可见教师的情境创设,让他们在“雨”这个“类”中,懂得了如何自主发现甚至创作文本。《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教师以不同文本之中狐狸的不同形象为“类”,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差别,同时也在教学结束的时候鼓励学生去搜索更多狐狸的文学形象,可见对我所期待的“类文教学”的第二个目标能力也有所培养。然而,也许老师本身对这一目标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这一点内容只是浅尝辄止。我个人认为,两堂课的后面,都可以有第三课时的创意。《雨》这篇文章,就让学生继续想象不同的雨,甚至由此拓展到风雷雪电等自然万物的描述。《狐假虎威》就让孩子去大量阅读,从更广泛的不同类文本中提炼出更多描绘狐狸的关键词。以此,使得学生“在同一类下收集、筛选、改编、创作文本”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当学生有了“类”的意识,那么挑选不同的方面对数量庞大的文本、信息进行不同分类组合,也就成为了可能。

当然,这两堂课的教学中,教师“类”的思想渗透不止我上面所说的两种。《雨》中,对于观察方法的分类也是出彩之处。但是,这也给予我新的灵感。那就是“有穷之类”和“无穷之类”的区别。明显,教师对观察方法的分类,依托于人类的五感,是有穷之类,是可以构成完整体系的。而《狐假虎威》之中,对狐狸形象的分类,则是“无穷之类”。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之中,有着数不清的狐狸形象可以供学生去解读、探索。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以此为类文阅读的一个研究方向,比较二者不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语文课堂,永远不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全部时间。如果将语文的学习比作熬药的话,课堂只是药引罢了。类文阅读如何做到课后,做到课外,甚至做到学生从学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才是一个语文老师应当考虑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