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育英课堂效益月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专题网站 > 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专题列表 > 育英课堂效益月 > 数学 > 高年级组
栏目导航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来源:原创  发布人:许维燕  发布时间:2018-04-28  浏览次数: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学反思

武进区庙桥小学   许维燕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到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

面对这一新内容的教学,我从学生的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经过实际教学我对这一部分的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生活中的放大、缩小学生有很丰富的感性认识,所以我采用了尊敬老人照片入手然后把这张照片 “放大”。 图1:纵向“放大”;图2:横向“放大”;图3:按比例放大请学生欣赏照片,初步建立图形放大的表象。同时通过师生对话活动创设了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自然过渡到本课学习的课题,为全课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教学中我把教材中的照片抽象“原来的长方形”“变化后的长方形”,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研究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写比的规定。虽然.例1的大、小两个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比较简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数据,提问:放大前后两张照片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让学生思考也能很快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目的是:依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借助只观图形,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获取新知。提问如果老师把原来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长和宽原来倍?各是几厘米?如果31的比放大呢?结果,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人人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中很快认识了图形的放大。  

图形的缩小引导:如果要把原来的照片按l:2的比缩小,缩小后的长和宽各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教学例2我基本上是学生自己完成的,但在做题前作了提示,提问:我们理解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你能按要求画出图形放大缩小图形吗?提示学生明确做题步骤,关注图形布局;做题后作了必要的总结,揭示了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本质。实现了两个目的:

1、学生能在网格中画出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

2、通过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进一步巩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我增加了引导学生了解、感知三个图形两两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感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一个相对应的关系,两个相反的过程。  

三、拓展练习,形成能力。

等腰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都有其独特之处,这也是我们在把这些图形放大或缩小时必须考虑的方面:等腰三角形要考虑底边和高;圆只需考虑半径;平行四边形则要考虑底、高和角三个方面。1:3、2:1、1:4三个比既有放大也有缩小,在选择比时学生必须考虑如放大这个图形能不能在网格中画下;如缩小好不好画这些因素,要求学生能合理选择,正确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