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师博客 文章阅读
《燕衔春泥清风来》
发布人:蔡晓燕     发布时间:2018-04-28     点击:

燕衔春泥清风来

——记庙桥小学蔡晓燕老师

在江南这个斜风艳花缠绵的季节,燕子默默地衔春泥筑爱巢育未来,一切显得恬静自然。在庙桥小学,一个女教师名字里恰含字,名叫蔡晓燕,她70后,也似燕子一般平凡,而她的举动也像燕子衔春泥一般灵动而有意义。她的故事,她的情怀,值得用上一首最美的小诗去写一写,用上最雅致的小楷,端端正正写在江南水乡的水墨画卷上。又或者,让某几行略带稚气的铅笔字,工工整整地写进孩子们的日记本里。

(一)

有一种感动叫作师生情。“一腔真情育桃李,三尺讲台绘人生。”不管是不是班主任,蔡晓燕老师都是学生眼中的“妈妈”。

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那些和孩子们一起的故事很多很多。

20多年来,蔡晓燕老师一直从事的是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跟班两三年把一个班的孩子顺利送走升入初中。

而在那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日子中,蔡晓燕一方面在教学中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积极进行课改实践,努力建构更高效的课堂。课堂上,她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想方设法以新颖、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她还特别关爱那些困难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更多地帮助他们,更是从思想上引导和激励他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地给予关怀。

成家前,蔡晓燕常把一些父母无暇顾及的孩子带回家照顾和辅导,甚至吃住在一起。这份大爱,令人动容,令孩子盈眶。有了家庭后,她便换了个方式,关心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变化,买点文具,送点衣物,为那几个小小的心灵拭去灰霾,为孩子在人生这段重要的时期擦亮一片明亮的天空。

蔡老师,上了初中,我开始理解你教我们时恨铁不成钢的急切;也开始明白你教育我要珍惜时光不要浪费天赋的意思了。几年前带的毕业班同学寄来信件如是说。

“蔡老师,我好想你。虽然我远在千里之外的黑龙江,可我经常会梦到你,梦到我们的学校和班里的同学……”蔡晓燕老师每当听及“黑龙江”这三个字,眼前都会浮起那张青春而又异常懂事的脸。那是2012届的一位女孩,从小随父母奔波辗转,在读五年级的时候来到武进,进入了蔡晓燕老师当时所带的一个班级。也许生活的经历在她身上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砌,那女孩特别地懂得“珍惜”。基础不好,她非常渴望上进,也非常努力,勤奋而又自强。蔡老师在一开始的课余“小灶”过程中发现孩子那颗金子般闪亮的心灵,在赞赏之余便与孩子有了更多的交集。短短两个学期,那女孩便在班级中上演了“追赶”到“超越”的故事。毕业时候,孩子全面发展,阳光灿烂。

燥热的酷暑季节总是上演着一幕幕的离合,女孩继续辗转,要回老家就读初中了。蔡晓燕老师至今还清晰地记着那个深夜,她和孩子六年级的班主任是老师一起,主动开着车子把孩子一家送上西行的火车,满满的行李撑满汽车后备箱。检票上车前,孩子紧紧地搂着蔡老师,哭成了泪人。

事后,同事被感动到了,蔡晓燕老师如是说:“大半夜的,她家住得偏,行李又不少……我刚好也没事……其实还是舍不得她走,多好的孩子!”

……

就在去年暑假,女孩在父亲的陪伴下,专程回来看望了老师一回。

“蔡老师,是老师,沈老师……”

那一天,女孩笑开了花,后来又哭成了花。

 

(二)

有一种感怀叫作亲情。“家和人兴百福至,儿孙绕膝喜满堂”如果可以,奶奶其实不想走;如果可以,愿那份温馨永驻;如果可以,一万年……

两年前。某医院,半夜。

奶奶躺在床上,形如枯槁。

蔡老师静静坐在床头,一如既往地握着奶奶露出被褥的那一只手,从奶奶手上感受着早已习惯的老茧和温暖,一边回忆着从儿时与奶奶在一起的画面。

蓦地,奶奶的手扯动了一下,眼睛闭着,还在睡眠之中。可眉头却紧了紧,随着呼气不自觉地带出几声轻微的呻吟。

蔡老师慌忙松开奶奶的手,把被角盖上。起身,倒上热水,将毛巾泡入其中,然后轻轻绞干。滚烫的水温,让双手在一瞬间泛红,跳动的经络和肌肉在水下止不住传来灼痛感。可是,她却根本没顾上,只是不时回头看一眼床上的老人,生怕手中“叮咚”的流水声将她惊醒。之后又将毛巾在自己的面颊上试过了之后,才小心翼翼地折好放在奶奶的额头上。

看着眼前微微舒展开一些的眉头,蔡老师轻舒了一口气,再度伏在床前,握住奶奶的手……

这一幕,不知发生过多少次。自从奶奶病重,晚上守护在她的床前成为蔡晓燕姐妹每日必做的事,正如儿时奶奶照顾陪伴自己一样。擦洗身体、喂汤喂药、整理被褥、聊天解闷,她做着一个亲人能做的一切,甘之若饴。总觉得自己的付出再多也是么地自然。帮奶奶梳头时,蔡老师一边用梳子一角一绺一绺仔仔细细地打理着奶奶的白发,一边像是在哄个孩子似的一个劲儿夸奶奶聪明,配合得真好。

生日的那一天,亲友一起为奶奶庆生。这重病之中的生日,特别地热闹与喜庆。蔡老师将漂亮的生日帽戴在奶奶头上,然后,一个大大的拥抱,悄然间,好似时光瞬回到从前,那个调皮乖巧的女孩猛然扑进她温暖的怀里。奶奶咧开嘴笑了,笑得像个傻傻的孩子……

不知不觉,前后4年的时光,期间奶奶奇迹般地康复,后来经历了再住院再出院的几次反复后,奶奶终究抵不过岁月与病魔的侵蚀,黯然撒手。然而,病痛的折磨却始终因为家人的温暖、子女的孝心照顾而踌躇远离。老人家的晚年是幸福异常的,在闭上双眼的那一刻,她安详而自然。那微微扬起的嘴角,永远定格,定格在照片中,也定格在子女亲友的心中。

如今,奶奶的一切还很清晰地记着,是奶奶教会她“家”这个字的意义。蔡晓燕老师说,她总是想起奶奶,想起自己跟她小时候的所有的事,也会做梦梦到奶奶。

如今,她们还是跟多年以前一样,公婆舅姨妯娌等一大帮子人一起大锅饭,吃饭的时候一开总要开个两桌,外出总是组一个亲友团。亲人们抱团共进,事业蒸蒸日上。

(三)

有一种感恩叫作公益。“自在意行方便事,慈悲怀结众生缘”率性而为,她慨然付出从不念及前因后果;真情暖心,义助大江南北;某种意义上,她在修心,在修行……

举手之劳现美德,细微之处体善心。在“孝亲敬老、乐于助人”的家风熏陶下,蔡晓燕老师活跃在公益事业已是多年了。在一次朋友聚会时,她得知贵州山区一所小学的孩子学习生活条件非常贫困。不少孩子仅能穿着单衣过冬,好些孩子破旧的被子不能保证供暖,有些孩子所需的文体用品都不能保证齐全,听到这样的消息,作为教育人,她的心里更加揪心。于是,她当即购买了许多文体用品,并挑选了适合孩子们的新衣物和羽绒被,第一时间通过快递邮寄给学校的孩子们。就这样,几年来她始终不间断地向孩子们支付学费、提供衣物。孩子们也时常会写信过来向这位素未谋面的好心老师致谢和汇报学习情况。

不仅仅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献,蔡老师还把公益爱心捐赠给了本校一些留守儿童或单亲家庭的孩子,让这些孩子享受到同一片蓝天下的阳光与温暖。

除了助学助困,蔡老师还通过“水滴筹”、“轻松筹”等项目主动持续地向一些病患求助的家庭捐款。去年的时候,她还收到了募捐平台向她颁发的荣誉证书和送来的鲜花。

由奶奶住院全家上下忙成一团的经历,她联想到每个人都会老去,老人们需要在桑榆暮景之时更应得到社会的关注,带着这样的夙愿,她和朋友们向惜福互助餐厅捐助了花生油,实现惜福互助的初衷。

让蔡晓燕老师感触最深的那次牵头去做捐助是在2015年底,当她去医院探望外公时,被病房外走廊上加床患者五岁女孩震撼了——臀部大面积烫伤,只能趴着却依然懂事地安慰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不疼!”随着了解的深入,她发现这个外地打工家庭对于医药费和未来有着无尽的恐慌。她当即捐款给孩子,并且发动家里的亲戚朋友也进行捐款,同时想方设法发动网络捐款。“当看到受助对象对我们表示感谢的时候,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传递正能量、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整个人的心情以及个人散发的气场都是非常轻松快乐的。”让她惊讶的是,儿子居然拿出了自己攒下来的零花钱全部捐给了孩子,原来儿子也被熏陶感染了。此后,她都有意识地带儿子去参与一些公益暖心的活动,如有个深秋的凌晨带着儿子给环卫工人送油送枣送棉背心,让孩子在奉献爱心的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做公益非常有意义,要在有效的时间里多做有意义的事情,这样会丰富我们存在的价值。都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可以切实地帮助别人,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蔡晓燕老师扎根于武进这片沃土,坚守三尺讲台二十余载,桃李满园。其间播种在一茬茬孩子心田的不仅有知识的种子,更有那华彩熠熠的美德,香韵流长。

“厚德修身,大道树人。”蔡晓燕老师如是,武进教育人亦如是……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庙桥小学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